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研报】全球军工系列报告-欧洲军工研究(39页)

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之后,我们将目光对准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欧洲。尽管国家过于分散、国内市场普遍狭小,但通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民品市场规模,欧洲成功发展为可与美国抗衡的军工势力。我们对欧洲军工行业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欧洲军工企业的发展驱动力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我国军工投资新方向。 军贸驱动逆势增长,欧洲军工成为重振制造业的希望。欧洲各国国内军工市场普遍狭小,不仅国防预算在政府支出占比、国防预算在GDP 占比均显著低于美国和俄罗斯,而且国防预算已连续十年下滑。然而,由于军品贸易的持续增长,欧洲军工成功摆脱持续萎缩的狭小市场的束缚,实现远超整体制造业的产值增速。欧洲军工已成为扭转欧洲制造业衰退趋势、重振欧洲制造业的希望。技术+产能+市场,跨国并购驱动欧洲军工外延发展之路。作为外向型的军工行业,跨国并购成为必然选择。一方面,欧洲内部各国之间的并购可以为欧盟打造统一的军工实力,整合各国优势,在全球市场与美国军工形成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并购美国的防务承包商,可以获得成熟技术、扩大高效率产能,更可以借助其良好的政府关系打入美国市场,打开市场空间。 积极培育民品规模,增强欧洲军工企业竞争力。军品市场规模小,因而欧洲格外重视军民融合,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一方面,欧洲各国政府积极采用通用标准,鼓励以商用标准建造军品;另一方面,欧洲军工企业积极并购民品企业,推动军技民用进程。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