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智能汽车传感器专题(52页)

传感器是智能汽车环境感知的硬件基础,随着ADAS 渗透率的提升,传感器将率先受益。1)智能驾驶需要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夜视系统等多个传感器共同构成汽车的感知系统,ADAS 渗透率的提升将带动传感器需求量的大幅增加;2)相对于控制层和执行层多被互联网巨头、整车厂及Tier 1 所控制,传感器层的零部件供应商较为分散且门槛相对低一些,进入周期相对短一些。传感层是国内企业进入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产业最容易的切入点。 摄像头:智能驾驶之慧眼。在智能驾驶的初级阶段,不少识别、预警功能都是通过摄像头实现的。车载摄像头具有成本低用途广等优势,未来单车至少配备5 个摄像头,将率先放量。CMOS、镜头、模组封装等产业链环节将大幅受益。 雷达:测距测速必不可少的传感器。超声波雷达成本低、探测距离近,主要用于倒车。毫米波雷达在测速测距方面优势明显,是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首选传感器。激光雷达功能强大,特别是实时建立空间三维地图,尚无完美替代方案,但现阶段受制于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应用。国内企业有望于近几年实现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低成本国产化突破。 夜视系统:夜间行驶不可或缺的传感器。夜视系统可显著提高夜间行驶的安全性,但由于价格很高目前只有部分高端车型配备,未来渗透率提升空间极大。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在夜视产品上发力,低成本方案获得突破将迅速打开市场空间。 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算法将占据价值链的主要部分。特斯拉撞车事故表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系统缺乏冗余度,容错性差,难以完成自动驾驶的使命。多传感器融合可显著提高系统决策的快速性和正确性,是必然趋势,而其重点和难点都是算法。因此,算法将占据价值链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