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2018年光伏制造迎接变局(24页)

2017年上半年国内集中式电站指标很可能已用完。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全国合计并网光伏24.4GW,其中集中式光伏17.29GW,分布式光伏7.11GW。由于每年并网的容量都会有一部分是占用的上一年的并网指标,因此在计算2017年指标使用情况时,我们考虑了2016年底下达的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和并网大面积拖延的第一第二批领跑者项目的影响。由于第二批5.5GW的领跑者项目并网进度大面积推迟到2017年630至930期间,因此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并网的数据均未包含此部分。另外,2016年10月中旬能源局才下达了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因此按照光伏项目最少2个月的安装周期推测,该批项目应该是在2017年陆续并网。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包括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2.98GW 和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18GW。截止至2017年上半年,我国已经完成光伏扶贫并网发电2.14GW,在建3.09GW。由于能源局在2017年7月才公布2017年光伏扶贫指标,因此该部分并网和在建光伏扶贫项目应全部属于2016年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假设已完成部分均为集中式电站,我们可以推算2017年上半年并网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中,占用2017年集中式光伏指标约为 17.29.2.14=15.15GW超出2017年集中式光伏电站(不含集中式光伏扶贫指标)8.2GW的全年指标近1倍,其中虽然还包含部分2016年获取指标2017年并网的项目,但我们推测很可能2017年上半年已基本将全年的集中式电站指标(不含集中式光伏扶贫指标)额度8.2GW用完。 2017年下半年预计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超25.6GW,全年超50GW。由上可知,2017年下半年如果没有像2016年底那样临时增补指标,普通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将很可能骤降至零。考虑到当前光伏补贴面临的困难,以及十三五规划光伏装机容量2017年底提前完成已几乎成为定局,我们预测下半年普通集中式光伏电站不会新增装机,可以忽略不计。我们预计,2017年下半年有可能新增的光伏装机超过25.6GW,全年将超过50GW,具体包括:(1)第二批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预计新增容量5.5GW。第三批光伏领跑技术基地迟迟未公布,考虑到需要的建设周期,今年建成并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不做考虑;(2)2017年光伏扶贫集中式电站,按指标预计新增容量6.2GW;(3)2016年未完成的光伏扶贫指标,含集中式和村级电站,约3.1GW;(4)新增分布式光伏(不含光伏扶贫),2017年下半年有降低分布式补贴的预期,下半年预计可以维持上半年的装机需求,甚至可能出现类似630的抢装潮,预计超过8GW;(5)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预计约2.75GW。村级扶贫光伏单个容量100-300kw,以300kw为主。扶贫办调查显示,适合光伏扶贫的贫困村子数量有5万个,因此村级光伏扶贫总容量约15GW。预计十三五内完成全部光伏扶贫项目,由于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于2016年10月才发布,因此村级光伏电站实际到2017-2020年才能陆续开工并网,因此每年平均建设约3.75GW。截止2017年上半年,预计村级光伏扶贫已完成约1GW,按此测算下半年会有约2.8GW建成并网。 2018年预计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减少。从国内需求看,2018年较为确定的装机需求为2017年7月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集中式电站(含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和新一批领跑计划共计21.9GW,村级扶贫光伏电站预计为3.75GW。由于分布式光伏补贴2017年下半年下调已基本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需求很可能最多只能够维持2017年水平。我们预计今年全年分布式装机约20GW,明年分布式装机不超过15GW。由此测算,2018年全年国内光伏装机需求约40GW,较2017年需求减少超过10GW,降幅约20%。从国外需求看,由于美国201制裁针对的是所有国家,所以如果通过,则即使是在非美国的其它国家设厂的中国光伏企业也同样会收到影响,如果没有通过,美国国内2017年下半年的抢购潮提前消耗了部分次年需求。所以,不论201制裁通过与否,来自美国的光伏需求都会大幅减少。 由于中美两国2016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51%,因此我们预计2018年全球光伏需求将显著减少。 2. 全产业链多环节有降价压力,高毛利企业占据明显主动 2.1 2018年全球需求萎缩,受国外过剩产能挤压,多晶硅料价格大概率走低 2.1.1本文主要分析光伏产业链上从多晶硅锭到光伏组件的4个生产环节 光伏产业链的上游有多晶硅原料、多晶硅锭和单晶硅棒生产,中游有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多晶硅/单晶硅组件、光伏逆变器生产,下游有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本文研究的环节主要是多晶硅锭、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多晶硅/单晶硅组件等4个生产环节。由于缺少单晶硅棒方面的资料,且目前市场上以多晶硅产品为主,单晶棒也由多晶硅熔融后拉棒,因此这里仅分析多晶硅锭(由于使用习惯,下文简称“多晶硅”)生产的供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