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国崛起专题之光伏篇-从周期到消费(24页)
探究估值之源,光伏行业是不是好生意?光伏可以说是新能源里的老能源了,说它老,晶硅电池已经诞生了140 周年;说它新,它真的大规模应用自德国开始(2000-2008 年),光伏的周期性、估值的研究也大多从那个时候开始,即从各个支持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案,保证光伏全额上网及提供补贴开始。
中国引领光伏成本下降,打开装机量想象空间。一直以来,装机量是光伏行业的第一指标。毕竟它作为每年衡量市场容量的指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估值。但从近两年的装机量的年初预测和实际装机量对比来看,差距极大。装机量作为滞后的指标,更适合作为验证行业逻辑的指标来看。
纯制造出的能源,中国光伏引领全球。中国乃制造业大国,而光伏更是制造出的能源。从硅原料到组件的回收再利用,光伏的再利用率可达65%,并且随着循环产业的壮大,技术的提升,回收率将进一步增加。如此高的回收率,取之于天用之于民的能源,必然导致制造大国的中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2000年IEA 世界能源大会预测,到2020 年中国的光伏总装机容量将少于0.1GW。然而截至2016年底中囯市场总装机容量超过100GW,占全球总装机量的30%,全产业链几乎都实现了中国主导,并且光伏行业也是国内制造业中全球化进程最快的行业之一。
产业链各环节降低成本,装机成本预计三年下降40%。自2012 年起,光伏的组件成本已经下降了一半,为平价上网垫定了基础。2016 年装机成本是7.5 元/W,2017 年已经下降到6 元/W,其中组件价格下降了20%。进一步预测,我们可从产业链各环节来预测成本下降的空间和速度。
周期拉长, 实为高成长行业。平价上网之前,由于需要补贴,IRR 由上网电价和成本曲线主导。历年来看,上网电价下调后都是抢装的高峰,高峰之后退潮明显,周期性显著。平价上网之后,IRR 仅由成本曲线决定。成本每年下降的幅度可预测性增强,电站投资也将变得理性,周期会显著拉长。而且,由于光伏的成本可持续下降,将来成本将低于火电,那么它可能成为最具潜力的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性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