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5G行业深度研究-无线接入产业受益(24页)

3.5GHz 频段有望成为国内5G 主流商用频段。ITU 对5G 频谱的讨论。频谱资源是支撑无线移动网络提供服务的基础,尽管5G 标准还未完成,但全球各主要市场已经开始进行测试工作,甚至已有国家率先公布了5G 频谱规划。不过,频谱和标准一样,需要全球统一,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全球漫游。因此,在5G 测试阶段,通常会在大致确定的全球5G 频谱范围内来选择,以保持一致性。这个大致范围就是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确定的一些候选频段。WRC 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组织的世界无线电通信会议,以修订、审校无线电通信规则,有关无线电频谱、同步卫星和异步卫星轨道的使用等国际条约。WRC 会议大约三年或四年举行一次,上一次会议WRC-15 在2015 年召开,重点决定了扩展4G 频谱,并讨论了部分5G 频谱。下一次会议将在2019 年进行,将确定最终的5G 全球商用频段。 国内对5G频段的选择。早在2016 年4 月26 日,工信部已经批复了在3.4-3.6GHz 频段开展5G系统技术的研发试验,同时工信部开展了其他5G潜在商用频段的研究协调工作。2017 年6 月6 日工信部发文,拟在3.3-3.6GHz 和4.8-5.0GHz 两个频段上研究部署5G的可行性,其中3.3-3.4GHz 原则上限于室内使用,在不对在用无线电定位业务电台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可用于室外,4.99-5GHz 频段需满足对射电天文电台的干扰保护。今年6 月8 日,工信部公开征集24.75-27.5GHz、37-42.5GHz 或其他毫米波频段5G 系统频率规划的意见。 国内3.5GHz 频段有望成为5G主流商用频段。目前,国内已经完成了一阶段在3.4-3.6GHz频段开展的5G 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的二阶段测试也主要聚焦在3.4-3.6GHz 频段。根据工信部规划,将于明年开始的三阶段预商用测试将继续选取3.4-3.6GHz 频段为主要频段。基于此,我们认为到2020 年5G 正式商用时,国内3.4-3.6GHz 频段将具备成熟的商用基础。从全球来看,世界各主要市场基本都将3.5GHz 频段列入到5G 候选频段中,该频段有望成为全球主流5G 频段,在全球市场产生规模效应。因此,从当前国内测试以及运营商的主流意见判断,我们预计国内5G 网络建设将以独立组网为主, 3.5GHz 频段有望成为国内5G 商用的主流频段。 更大发射功率,弥补工作频段升高带来的覆盖损失。据目前3GPP 的标准进展情况判断,我们预计在5G时代,工作在3.5GHz 频段的基站和手机终端都有望具备更高的发射功率。从目前的技术研究和各公司产品路标看,预计2020 年5G 商用时,基站将有望支持下行64 通道,工作在100MHz 带宽时最高发射功率可达200W(即53dBm)。手机终端发射功率相较4G 时期预计也有望增长一倍,达到400mW(即26dBm)。更大的发射功率可在一定程度弥补由于5G 工作频段升高带来的网络上下行覆盖损失。 全新空口技术,提升网络性能和覆盖能力。根据目前的标准进展和测试情况判断,5G 网络将全面采用Massive MIMO 技术。Massive MIMO,即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旨在通过更多的天线大幅提高网络容量和信号质量。采用Massive MIMO 的5G 基站不但可以通过复用更多的无线信号流提升网络容量,还可通过波束赋形大幅提升网络覆盖能力。波束赋形技术通过调整天线增益空间分布,使信号能量在发送时更集中指向目标终端,以弥补信号发送后在空间传输的损耗,大幅提升网络覆盖能力。另外,目前的5G 研究还在谈论全新的无线信号帧结构,全新的帧结构设计也将有助于提升网络覆盖能力。我们认为,采用全新空口设计的5G 网络在覆盖性能上相较工作在同频段的4G 网络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