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5G开启时代新篇章(24页)

5G 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80 年代1G 移动通信技术出现以后,每十年便推陈出新,更新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每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通过标志性的能力指标和核心关键技术来定义的,1G 采用频多分址(FDMA)和模拟调制技术,只能应用在一般语音传输上;2G 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和GSM,实现了数字化语音通信;3G 主要采用码分多址(CDMA),支持数据和多媒体业务;4G 主要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多入多出(MIMO),支持宽带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从1G 到4G,其关注的仍然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 之后的延伸,是对现有通信技术的发展,与之前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实现了人与人的联系,还将人与物、物与物也联系起来。5G 是一个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 5G 的应用场景和挑战。从主要网络功能要求上来说,我国IMT-2020(5G)推进组定义了5G 的四个主要的应用场景:连续广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 5G 标准化。当前,制定全球统一的5G 标准是业界的一致要求,世界各国已经对5G 标准的制定流程达成了基本共识。国际上推动5G 标准化的组织是ITU(国际电信联盟)和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ITU 是规则制定方和认定方,主要起领导作用,设定5G 的关键性能指标。ITU 已经确定了5G 进展时间表,第一阶段是进行预标准化的研究,第二阶段是对于技术性需求与评估方法的研究,第三阶段是完成候选方案征集、评估及标准化工作。3GPP 作为国际移动通信行业的主要标准组织,将承担5G 国际标准技术内容的制定工作,即完成标准的具体制定工作。根据3GPP 的规划,5G 标准分为NSA 和SA(Standalone,独立组网)两种。3GPP Rel.15 作为5G 第一个版本已经提前10 个月于今年12 月份发布,基于非独立组网(NSA)的核心标准已经正式冻结,这是5G 技术的第一个确定的标准。所谓非独立组网,就是以现有的LTE 无线接入和核心网作为移动性管理和覆盖的锚点,新增5G 无线接入的组网方式。预计2018 年6 月份,将冻结独立组网(SA)标准,2019 年年底完成Rel.16 完整版标准。 国内外5G 发展状况。2017 年12 月21 日,在里斯本举行的3GPP TSG RAN 全体会议上,成功完成了首个可实施的5G 新空口(5G NR)规范,这意味着首个5G 新空口标准的完成为全球移动行业开启5G 新空口的全面发展、支持于2019 年尽早实现5G新空口大规模试验和商用部署奠定了基础。5G 新空口底层规范旨在同时支持独立和非独立5G 新空口,以确保3GPP让全球行业受益于大规模单一5G 新空口生态系统。 5G 关键技术。5G 除了传统的峰值速率指标要求外,与之前的移动通信的不同之处在于还提出了包括体验速率、频谱效率、空间容量、移动性能、网络能效、连接密度和时延等八个指标。为实现其上述性能指标,5G 在无线传输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将有新的突破。在无线技术领域,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基于滤波的正交频分复用(F-OFDM)等,其中基于大规模 MIMO 的无线传输技术将有可能使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在4G 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量级,该项技术走向实用化的主要瓶颈问题是高维度信道建模与估计以及复杂度控制,超密集网络 (ultra dense network, UDN)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网络协同与干扰管理将是提升高密度无线网络容量的核心关键问题;在网络技术领域,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