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装修缓慢起步的十五年。二十世纪末,国家建筑部提出“一次性装修模式”的概念。1999 年,国务院转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打响了推进全装修的第一枪,但是仍然没有提出具体的定义和标准。直到2002 年,全装修住宅的概念和相应的标准才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但并没有强制推行,只是鼓励推广。全装修住宅是装修一次到位的简称,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之后,全国逐渐出现全装修房和精装修房,但是并没有形成规模。2008 年,建筑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中再次提到取消毛坯房,推广全装修房,依然缺少全国各省市响应。在2014 年之前,地产开发商只是根据自身需求推出全装修住宅和精装修房。
发达国家精装渗透率高,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全装修与精装修的概念并不存在于国外;国外多用“住宅产业化”这一相似概念,本文中仍称之为精装修。根据《中国建材报》数据,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精装房的渗透率超过80%,装修配件工业化水平高,通用性强,注重节能环保,平衡装修标准化和住户个性化,是我国全装修政策的发展方向。
全装修与精装修。全装修与精装修是两个相似但是不同的概念。按建筑部规定全装修是装修一次到位的简称,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我国官方在文件中推行的一直都是全装修,或称全装修住宅、全装修(成品)房。目前,市场上对精装修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一般认为精装修指的是装修的档次和品质,使用品牌家具和高级材料,装修的完成度相较全装修也更高,有些甚至能达到拎包入住的程度。全装修更注重基础设施和硬装的完整。值得注意的是,2002 年推出的标准中厨房要求包含吊柜、灶台和调理台;而衣柜则没有要求。
一线城市全装修率高,二线城市成为主要市场。目前我国精装修住宅渗透率刚到达20%,北京、上海、深圳新建全装修住宅比例到达70%以上。北京、上海作为最早喊出全装修政策的省市之一与其较好的市场基础和较高的接受度有关。上海在2011 年的时候精装住宅占比仅为21%左右,而在2017 年全面推行外环线内实行了新建房100%全装修的政策时全装修住宅的渗透率已经超过70%;北京全装修渗透率在2011-2017 年的增长路线与上海十分相似,从约21%到70%以上。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全装修发展极不均衡,我们认为未来下线城市全装修渗透率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17 年上半年一线城市精装修房销售占市场总量的14.2%,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销售占比分别为53.0%和28.1%,二线城市精装房是近年主要增长点。
消费升级进行时,装修迈向中高端。以国内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消费主力,对生活品质有着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装修的标准必然也经历消费升级,中高档的橱柜衣柜以及家电的需求预计会上升。2017 年上半年精装房主要集中在2 万元/平方米以内的区间,占总份额的77.5%,约31.3 万套;其中最受欢迎的价格区间为1-1.5 万元/平方米,占得33.8%的份额,约13.4 万套。1 万元/平方米的低端住宅份额为28.4%,同比下降20.6%。按照所有区间的中点和所占份额可估算得今年新售精装房的加权平均价格为1.6 万元/平方米;按三万以下的区间计算(上半年精装房供应量的89.5%),加权平均价格为1.27 万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