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南海之珠-从免税、免签、博彩、旅游说起(23页)

台湾产业政策复盘。纵观台湾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发现台湾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台湾当局的政策变更。从50年代初的工业完成资本积累并获得初步发展到6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再到80年代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都有着台湾当局的影子。 受制于地理因素,第一产业占比低。台湾四分之三的土地是山地,陡峭的山脉由北至南贯穿中央。60%的面积为森林所覆盖,但由于开采不易,加以考量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仅低度开发。耕地仅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2016年农业生产仅占国内生产总额的1.8%。 产业科技化,制造业全球领军。经济快速工业化,是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关键因素。1980年代以來,制造业结构朝高科技方向快速发展;其中台湾咨询与通讯科技(ICT)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生产重镇,2011年积体电路产业产值高达台币1.56兆元,2015年晶圆代工产值占全球73.7%,积体电路(IC)封测占全球51.8%,均为世界第一。 第三产业覆盖广,零售占大头。服务业自1980年代中期起,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蓬勃发展,2016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63.1%。为加速服务业升级,政府积极推动服务业之科技化与国际化,利用台湾在人才、创意、区位、ICT等优势,促进金融、保险电脑与资讯、专利等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旅游、文化休闲等传统服务业的附加值。 旅游资源丰富,年均GDP占比5%。宝岛台湾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多种地貌景观并存,同时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各种自然生态,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均非常丰富,旅游景点景区星罗棋布,全岛观光游憩区共计279处,较具代表性的有100处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阳明山、太鲁阁、垦丁、东部海岸等处景区的开发已具有世界级水准。在人文风貌方面,兼融闽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等不同的族群,岛内形成丰富多彩的人文色彩,而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在宗教信仰、建筑、语言、生活习惯及饮食风味上,又造就出多彩多姿的台湾区域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