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区块链对行业改造的探索(19页)

2017 年以来全球的“链改”热潮。在 2018 年下半年,有关“链改”、“币改”的话题引起市场热议。链改,即用区块链技术的部分或全部原理和机制来改造传统业务系统中的技术部分。从目前看,“链改”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在不发行通证的基础上实行链改,这类链改多采用联盟链技术,主要寻求从技术方面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另一类则是通过发行通证来实现链改,这类链改多采用公有链技术,主要通过构建通证经济生态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链改的后一种方式在未来更有开发空间,但由于发行了通证,可能会涉及相关经济金融法规,受到的监管压力也比较大。从实现情况看,自 2017 年起,一些创业公司已经开始将创业项目与区块链技术做结合,通过“链改”来寻求创新和融资的需要。 区块链的本质与工作原理。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数据库。在区块链系统中,为保证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为解决“双重支付”问题,必须同时满足信息公开、完整的信息记录、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这三个条件;区块链系统中使用洪水算法保证信息的全网传播、使用区块链保证数据的全面且不可篡改 、建立共识机制来保证分布式系统的一致性和可用性。在共识机制中最著名的是 POW机制,该机制通过工作量证明,该机制通过节点的算力竞争来获取记账的权利,并得到相应的奖励,而这进一步激励节点的算力竞争。 区块链的演进与发展。梅兰妮·斯万(Melanie Swan)在《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一书中提出,可以按区块链应用范围和发展阶段来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划分,把区块链应用分为区块链 1.0、2.0、3.0。区块链 1.0 即可编程货币阶段,主要是支撑虚拟货币应用,也就是与转账、汇款和数字化支付相关的密码学货币应用,比特币即为该阶段的典型;区块链 2.0 是可编程金融阶段,支撑智能合约应用,合约是经济、市场和金融的区块链应用基石;区块链 3.0 是可编程社会阶段,即把超越货币、金融范围的区块链应用归为区块链 3.0,特别是在政府、健康、工业、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目前我们处于从区块链 2.0 向区块链 3.0 转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