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2019年医药专题-产业变局、拥抱创新(24页)

核心规则不变,降价有压力。对比上海三次带量方案,国家带量采购坚持了最低价单一中标的原则,对目前仿制药销售和定价模式具有颠覆性:①政府承诺明确具体的量,中标企业无需市场营销获得相应份额,大幅节省销售费用,为降价留足空间。②采购量占医院需求的大部分,穿鞋者(原来医院市场占优势的企业)丟标压力大,光脚者(之前医院市场份额低,且规模和成本具有优势的)降价夺标诱惑大。 覆盖品种持续增加,重视临床需求,尝试纳入创新药。与 2012 版基药目录相比,2018 版基药目录调入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120 种、中成药 67 种,调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20 种、中成药 2 种,合计调入 187 种,调出 22 种,净增 165 种。本次基药目录调整过程中,非医保品种增加,但医保对接仍是关键,只有落实配套才能更好推动上量。 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政策导向不断完善。2017 年 10 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创新意见 36 条),标志着对接国际先进水平的药械创新环境已经有了完善的宏观政策基础,医药行业鼓励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