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四大材料概况。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包括电池的四大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池管理系统(BMS)、锂电池生产设备、电机材料,以及更上游的铁矿及有色金属行业。上述产业链除了部分稀有金属,大部分供给都实现了国产化,其中四大材料的国产化水平都达到了 90%以上。本篇报告主要聚焦上游产业链环节——动力电池四大材料。
市场规模将达 1200 亿,紧跟主流技术路线。我们基于 2019-2020 年动力电池出货量的数据推算四大材料的出货量数据,再依据对价格趋势的判断和假设,预测四大材料未来两年各自的产值。预计2020 年总的市场规模约 1200 亿,其中正极材料约 936 亿元、负极材料约 121亿元、隔膜约 43 亿元、电解液约 104 亿元。四大材料均处于技术路线升级或研发阶段,需紧跟主流技术路线。
正极材料千亿市场未来可期,高镍三元是主流。正极材料主要是为电池提供锂离子,它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使用领域等,其成本占整个动力电池的 40%,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据高工锂电统计,2018 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 27.1 万吨,同比增长 30.4%;产值为 531.5 亿元,同比增长 27%,产值增速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