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国内存储芯片的设备供应链格局解析(15页)

长江存储是国内三大存储器项目之一(另外二者为福建晋华、合肥长鑫),是国内实现存储芯片国产化率提升的重点支持项目。“长江存储”的实施主体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 2016 年 7 月在中国武汉成立,是一家专注于 3D NAND 闪存芯片设计、生产和销售的 IDM 存储器公司。长江存储为全球工商业客户提供存储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计算机、数据中心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相比于另外两个项目,长江存储的投资规模、规划产能更高。按照规划,长江存储一期主要产品为 3D NAND,预计投入 240 亿美元(1612 亿人民币),到 2020 年形成月产能 30 万片的生产规模(分三期,每期 10 万片/月),到 2030 年建成每月 100 万片的产能;而合肥长鑫项目主要产品为 DRAM,预计投资额 72 亿美元(484 亿人民币),规划到 2019 年底一厂实现产能 2 万片/月,2020 年开始规划二厂建设;福建晋华项目主要产品为 DRAM,一期总投资 370 亿人民币(55 亿美元),到 2019 年底一厂一期项目实现月产 6 万片产能,到 2020 年底一厂二期同样达产 6 万片。 长江存储的整体设备国产化率较高。自2017 年初开工至 2018 年底投产,长江存储项目花费了 2 年时间实现了“质变”的过程。在这两年期间,长江存储共采购了 17 批设备,共计约 2000 台左右设备。我们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综合计算,发现长江存储是目前所有产线中对于国产设备最为友好的产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