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机器视觉-从可选向必选迈进(34页)
认识机器视觉。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指的是通过光学的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的接收和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装置,通俗的说就是应用在工业领域的视觉应用。另一个当下关注度非常高的概念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主要强调的是让计算机具备对客观三维场景的感知、识别和理解(侧重对质的分析),例如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都可以归类为计算机视觉的范畴。
机器视觉市场空间快速增长。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成本的下降,机器视觉在工业中的渗透率日益提升,整个市场快速发展。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超88亿美元,预计2019年这一数字将近100亿美元。从国内来看,2018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首次超过100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近125亿元。
国内机器视觉产业链从下游开始向上延伸。简单的,我们可以把机器视觉产业链可以分为底层开发商(核心零部件和软件提供商)、集成和软件服务商(二次开发),核心零部件及软件又可以再细分为光源、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等。在目前的整个机器视觉系统成本构成中,零部件及软件开发占据了80%的比例,是产业链中绝对的核心环节和价值获取者。从技术壁垒来看,1)软件是主要壁垒,底层算法库是核心。目前是外资企业垄断,做得好例如康耐视以及MVTec,主要是靠国外几十年的自动化进程培养起来的;国内自动化进程时间不长,软件算法还多处于研发阶段,应用做得好的不多,2)应用层面的技术也非常关键,主要是要掌握不同应用环境的Know-How,做出适应性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