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2019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22页)

互联网思维在产业端的拓展延伸。产业互联网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传统产业链各环节并进行改造重塑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生产流程有限打通,建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相互联结,实现生产的快速响应与协同。 2018 年,全球经济在震荡中前行,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GDP 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8.5%,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劳动力驱动型、资本驱动型逐渐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型。然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仍然不足,GDP 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近 20 个百分点的差距;传统行业竞争加剧,原料、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使行业的利润不断压缩,需要结构性调整进行破局。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深入,信息构成的数字世界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实体世界关联愈加紧密,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在加速渗透融合。一方面,随着 O2O、电子支付、智慧出行等 C 端服务与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企业服务云端部署等 B 端应用的广泛落地,线上流量与服务正在与传统线下业务充分融合,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的边界逐渐模糊;另一方面,数字化改造与技术赋能领域已经由电商、物流、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等一般生活消费领域逐步扩展至制造、能源、地产、政务、民生等行业,传统产业高耸的门槛正在面临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的分解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