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生猪屠宰行业全景图(26页)

多因素导致中国猪价高于国际水平。中国猪价在全球主要猪肉生产国中处于较高水平,与主要出口国美国相比,中国近4年生猪价均高于美国同期80%以上。中国猪价高于国际水平,主要原因在于:1)国内玉米、豆粕价格贵于海外,综合饲料成本偏高;2)养殖技术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饲料转化率、母猪生产能力均偏低;3)养殖规模化程度仍然偏低,家庭农场生产效率不高。 猪肉进口量占需求比重极低。虽国内猪价远高于国际猪价,但中国猪肉进口量相对仍然有限,16年中国猪价高点也仅进口162万吨猪肉,仅占当年国内总需求的2.9%。走私的数量难以统计,但预计占比仍然不高。猪肉进口量难以提升的原因或在于:1)中国禁止进口含瘦肉精的肉类,而部分猪肉生产国允许使用瘦肉精,可供进口的总量相对有限;2)进口肉需冷冻运输,冷链运费贵,且冷冻肉价格较鲜肉有明显折价,叠加关税影响,导致进口利润空间相对有限。 热鲜肉仍为市场主导。热鲜肉、冷鲜肉主要供应居民日常餐饮,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长期趋势是质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的冷鲜肉取代没经过冷却排酸、易污染的热鲜肉。冷冻肉则主要用于肉类食品加工,少部分用于居民消费,主要是屠宰企业在淡旺季之间调节。2015年,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分别占市场的55%、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