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美国医疗信息化看国内HIT行业发展(39页)

作为医疗信息化在世界范围的先行者,美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起步于 1970 年代,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1980~1990 年,医疗信息化主要是实现部门级应用和财务系统应用;2)1990~2000 年,医疗信息化开始进入到诊疗业务中,开始进行临床信息化建设。3)2000~2010 年,医疗信息化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全院级系统整合的电子病历(EHR)系统,并在 2015 年左右实现普及。4) 2015 年之后,医疗信息化主要用于支撑责任医疗系统的实现,核心是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以及控费。前两个阶段,美国医疗信息化主要目的是改善医院工作效率,由医院需求和政策共同推动;后两个阶段,医疗信息化的主要导向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以及推动医保支付模式改革。 美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建设到政策推广的转变。1996 年以前,美国的医疗信息化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医疗机构主要基于自身业务与管理需求进行自发建设。1996 年,HIPAA 法案颁布,赋予美国国家生命与健康委员会(NCVHS)医疗标准信息标准化建设的使命,标志着医疗信息化政策面推动的开端。2008 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发布了针对医疗信息化成本利益分析的报告,其主要观点是:1)医疗信息化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支出方面存在巨大潜力,但没有配套政策很难直接对医疗费用产生影响;2)由于 “流失”到医保、患者身上的收益存在,医疗机构自身对医疗信息化投资的动力不足,需要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推广。这一报告的发布,为美国医疗信息化的立法铺平了道路。2009 年,美国国会通过 HITECH 法案,规定医疗信息化详细标准的制定和奖惩措施,通过“胡萝卜”+“大棒”的方式推动 EHR 系统的使用的发展,成为美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10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平价医疗法案(ACA),旨在:1)提高医保覆盖率;2)降低医疗费用。在提高医保覆盖率方面,ACA 法案通过约束保险公司,使其不得因投保人存在既往病史而拒绝赔付或限制保障范围,也不得因投保人生病而取消其保险计划;同时法案扩大了医保的覆盖面,要求实现全美公民均享有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