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数据分析-中国可能还需要更多公务员(19页)

事业单位在编人数及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测算——根据《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显示,2005 年 6 月, 中央编制办负责人就“官民比”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一组数据到 2004 年底,中国行政和事业编制总数是 3540 万,其中 640 万为行政编制(即在编公务员,包括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系统和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安全等政法系统),2900 万为事业编制(包括了教育、农林牧水、医疗卫生、文化新闻出版、城市公用事业、广播影视、社会福利、交通、后勤服务、信息咨询和科研等单位),事业编制中教育为 1390 万名,占 48%,医疗卫生系统为 400 万名,占 14%,两项合计占总事业编制的62%。结合《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看到 2004 年教育在编比例为 97.6%(教育在编人员占“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教育”比重),医疗卫生系统在编比例为 83.9%(医疗卫生系统在编人员占“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比重)。我们假设 2018 年教育系统在编比例逐步下降至 93.0%,医疗卫生系统在编比例逐步下降至 78.0%,教育和医疗卫生系统在编人员占总事业编制的比重逐步提升至 70%,测算出总事业单位在编人数,用“广义公务员”人数(即“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加上总事业单位在编人数获得“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人数。 三种不同口径的公职人员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近年来,虽然机构不断在进行调整和改组,但实际上公职人员仍需补充,公职人员的数量仍然是在持续增长的。①“狭义口径的公务员”数量从 2004 年的 640 万人增长到2016 年的 719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1.0%;②“广义口径的公务员”数量从 2004 年的 1170 万增长到 2018 年的 1817 万,年均增长率为 4.0%;③“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从 2004 年的 4057 万人增长到 2018 年的5140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1.9%。 基层公职人员缺乏,需求尤为明显。根据《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显示,我国的官兵之比为 1:0.84,远远超出美国的 1:1.7,日本 的 1:3.6。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必然造成行政人力资源的浪费。且美国和日本的官员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部门,大多处于社会基层,起公共服务的作用。而我国官员基本起到指挥引导基层的作用,具体执行由基层工作人员承担,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工资低的问题一直有待解决。根据《浅析我国基层政府公务员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直接面向群众,承担着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相关联的重要角色,基层公务员面临着工作中各种各样繁琐的事情,更加要面临人员精简的工作压力。近年来机构改革中,政府的职能发生着转变,这决定着基层公务员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情况,而一些非程序化的工作,无法用程序化的方法应对,更加增加了公务员工作的复杂和困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