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血制品-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19页)
纵观血制品产业发展,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 2015年前,价格受限,供不应求:2015年以前药品价格受到管控,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浆站资源的稀缺使得血制品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行业缓慢发展。2. 2015-2017年,量价齐升,行业高景气度:2015年药品价格市场化,血制品价格提升,渠道商向上游血制品企业大量进货,以提升库存,企业也有强烈的生产意愿,采浆量大幅提升,血制品量价齐升,行业高度繁荣。3. 2017-2019年,两票制使得企业进行战略调整:2017 年,两票制推出使得经销行为向头部集中,小经销商出清去库存,同时头部经销商积压较多库存,放缓了对上游的采购,企业由过去的坐销开始更多的布局渠道和学术推广。4. 2019年,库存合理化水平,行业有望稳健增长:根据应收账款周转率、批签发数据等的变化,我们判断行业的库存消化已接近完成。企业应持续进行渠道建设、加强营销和学术推广,拉动终端纯销需求的增长。年初上海兴新事件之后预计行业会持续规范化,品种和浆源少而管理不足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资源向产品丰富、浆站多、重研发的头部企业集中,行业将在严监管下保持有序发展。
人血白蛋白。2019Q3 白蛋白批签发 1493.1 万瓶,同比+12%,环比+7%,边际改善明显。其中进口白蛋白批签发931.1万瓶,环比+4%,占比 62%; 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量 562.0万瓶, 同比+14%,占比38%。2019Q3 市场份额占最高的是四家外企,分别为 CSL Behring(杰特贝林)、 Grifols(基立福)、 Octapharma、Baxter,前 4 公司占比 62%,前 8 公司(国内是上市公司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占比 85%,较 2019H1的 83%有所增加。2019Q3CSL Behring、 Grifols、 Octapharma和Baxter的批签发量分别为467.9、202.0 、132.4、118.2万瓶,环比分别+61%、+33%、 +15%和-64%。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季度间批签发总量明显好转:2019Q3 共批签发静丙393.8万瓶,同比+29%,环比+71%。 季度间批签发情况明显好转,环比增速从2019Q1开始不断提升。2019Q3 共有13个企业有批签发(上市公司合并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其中批签发较多的企业有:天坛生物(99.9万,同比+44%)、泰邦生物(66.1万,环比+54%)、上海莱士(58.2 万,环比+284%)、 华兰生物(48.8 万,环比+165%)、振兴生化(27.4万,环比+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