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呼吸科吸入制剂-高仿无人区异军突起(69页)

呼吸系统疾病全球高发,死亡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前十位死亡原因中,呼吸系统疾病占据三席。2016年有41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NCDs),占据总死亡人数(5700万)的7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每年约380万死亡,约占所有NCD的9%。在中国,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2017年呼吸系统疾病以67.2/10万人占据了城市居民疾病死亡率的第四名,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 常用吸入装置主要有三类:定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以及雾化吸入器。其中,定量吸入器MD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干粉吸入器DPI是未来吸入剂发展的主要方向。① 定量吸入器(MDI):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氟利昂(CFC) 是强臭氧耗损物质,现已被禁用,目前采用氟烷烃(HFA)为抛射剂。通常要求患者配合良好以及做深、慢的吸气。② 干粉吸入器(DPI):药物微粉与载体混合物储存在胶囊、泡眼或储库中,使用时靠用药者吸气肌收缩提供能量形成药物气溶胶。分被动型DPI和主动型DPI。主动型DPI是吸入气流驱动型,在患者吸气的气流作用下使得制剂处于流化状态, 流化的颗粒随后通过筛网使得颗粒解聚进入深肺部。被动型DPI是物理或能量驱动型,利用压缩气体或使用电能和机械能来分散处方中的药物,装置更加复杂但便于使用, 可实现与呼吸气流无关的精确给药。目前干粉吸入装置的最新进展仍集中在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用药的主动型DPI方面。③ 雾化吸入器(Nebulizer):雾化吸入制剂是指药物溶解于合适介质中,借雾化器以气溶胶形式递送至肺部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通常有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使用压缩空气或氧气、超声波以及电震荡来提供能量形成和释放气溶胶,可喷雾多种药物,且剂量及配伍灵活性大。雾化器一般以第二类医疗装置批准上市,而不是作为药物制剂的一部分。目前主要的雾化吸入装置有喷射雾化器(主要为氧气驱动)、超声雾化器和网式雾化器三种。相比而言,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粒子更加稳定一点,但是超声雾化器改变药物活性导致其应用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网式雾化器主要面向小儿哮喘患者使用和家庭应用的雾化器,特点是便携带,可随时随地使用。雾化治疗时,应该鼓励患者正常呼吸,间断配以深吸气。 吸入制剂的理想粒径1-5μm。吸入制剂的疗效取决于肺部的沉积量,较理想的颗粒直径为1-5μm。吸入制剂粒子大小在肺部沉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粒子直径小于1μm,有很高的成分比例被呼出;介于1-5μm时可以达到肺的周边;大于5μm以上时,粒子沉降的位置就会从肺的周边移至传导性气道中;超过10μm,则沉积于口咽的比例就会增多;10-15μm的粒子容易沉降于鼻腔和咽部。不同装置类型药物沉积于肺中的比率不尽相同,大部分的气雾吸入系统沉积于肺中的比率约为1-50%。药物沉积量取决于装置类型、病人本身、药物种类、疾病类型等,除了沉积在肺部以外,会有口咽损失,装置残留损失,和呼气/环境损失等。如Albuterol在pMDI加压定量吸入器两个喷雾计量200微克药物中,约有20-40微克到达肺部,其余部分在口咽、设备、周围环境中或随呼出的气体排出。相同药物的不同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时具有临床效果等效性。不同的装置不仅肺部沉积不同,肺部给药的名义剂量也不同,但是《chest》期刊上证明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临床效果等同。以支气管扩张剂Ipratropium为例,SVN的名义剂量较高为0.5mg,而pMDI仅需0.04mg,SVN小容量喷雾器的名义剂量比pMDI压力定量吸入器多约12倍,按要求使用pMDI或SVN上标示的剂量,可以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