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韩妆本土品牌逆袭启示录(57页)
“汉江奇迹”快速发展。1961年朴正熙上台执政,在朴正熙政府时代,韩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实现了在1961至1979年间,年
均复合GDP增长率8.8%,人均GDP由90美元到1700美元,城市化率由28%到55%的跨越。彼时的韩国在政治上威权主义盛行,经济上以产业
政策为主导,财阀、家族企业垄断下的市场经济,贸易政策上贯彻出口导向的贸易保护政策。
爱茉莉与LG先后成立。虽然李承晚政府时期依靠市场力量难以自发积累资本,但诸多家族企业抓住了李承晚政府内部腐败横行,派系斗争的机会,通过非公开、非市场竞争的手段将许多国有资产与国际援助私有化,其中就包括具仁会1947年创立的“乐喜化学工业会社”(LG集团前身)与徐成焕1945年创立的太平洋化学工业公司(爱茉莉太平洋前身)。通过这样的方式,未来的两家化妆品巨头赶在“汉江奇迹”来临之前,抢占了资本积累的先机,这样的资本累积方式,也为韩国后来家族、财阀垄断的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日化产业行业法规频繁出台。作为化学工业子行业的日化产业,同样搭上了产业政策这趟车。早在1953年韩国就颁布了《药品法》对部分化妆品生产、管理、进口进行规范,1965年韩国又出台了严格与国际接轨的化妆品生产规则,这些均是《化妆品法》的前身。韩国在规范成型后也未曾放松:1990年,韩国推进“优良生产和销售产品委员会(CGMP)”体系,该体系特点在于CGMP组织依托大学,与政府和企业完全独立,CGMP按一定标准对产品进行评估,给符合标准的产品发放CGMP标签;1999年,为了制定更符合化妆品特点的管理体系和培养行业竞争力,韩国正式颁布了《化妆品法》,进一步规定了化妆品制造、销售、进口的相关事项。2000年,《化妆品法》正式生效,把化妆品分成三大类:一般化妆品、功能性化妆品和类药品,并规定对三类化妆品进行不一样的质量检测。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韩国本土品牌免于遭受劣质产品不当竞争与虚假宣传的困扰,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