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自动驾驶研究之企业评估指标体系(23页)

实测里程数:自动驾驶技术经验和数据积累基本指标。自动驾驶企业实测的总里程统计的是已公布实测信息中企业在实测过程完成的总里程,该统计指标忽略了由实测案例个数造成的差异,旨在总体上反映企业在自动驾驶测试方面的成熟程度,该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在实测方面现有的能力与经验积累。进一步分析而言,企业大量实测里程的原因可以分为大量的实测案例数以及实测平均过程中行驶里程:实测案例数量可以反应出企业在实测方面上的投入、地方合作意愿和技术能力,这一项在下文会继续讨论;大量的实测平均行驶里程可以使自动驾驶汽车更加接近真实驾驶,接触到更多的由道路情况、人为情况以及系统算法造成的问题,为系统和设备的修正提升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通过更真实地模拟现实的交通情况,企业可以获得更加有意义的数据。因此,自动驾驶行驶实测总里程这个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企业数据库的容量、自动驾驶技术可靠性以及由大量参考数据产生的算法优化潜力。通过对行业企业的横向对比,可以了解到在实测成绩方面上的差异,以及目标企业与行业标杆之间的差距。 接管前里程数:技术能力核心指标之一,但需增强评价一致性。作为现在自动驾驶技术能力评估的主流风向标之一,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发布的自动驾驶接管报告记录了在加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提交的年度信息。该报告反映了这些公司在当年自动驾驶的行驶里程数和车内人类驾驶员接管次数,以此计算出汽车每次人为干预发生时走过的里程(MPI),这个指标直接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相对于总公里,MPI 在表现自动驾驶技术可靠性时具有更加直观的意义,脱离前行驶里程直接反映了系统在无人为干扰情况下的智能程度,是自动驾驶能力的直接体现。同时全球多家自动驾驶企业参与到该测试中,测试报告在评估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时具有标准性,可以用来充分对比行业内企业。除了对企业技术能力的体现,该指标也是现在目前全球公认的评估方式之一,所以在脱离报告中,MPI 成绩也反映了企业的影响力和宣传能力。此指标也可以用在企业发展评估中,反映企业发展趋势。 路测执照数量和等级:反映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和发展潜力。我国针对实际道路环境编制了《T/CMAX 116-01-2018 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团体标准,这个标准用来对各企业测试主体进行统一的测试评估。该评估内容涵盖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 NHTSA 关于自动驾驶的 28 项测试内容,也涵盖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中的 14 项测试内容。根据该评估内容,可以划分出自动驾驶能力的级别,并通过评估结果颁发不同等级的执照。评估内容包括,在不同的城市交通情景下的自动驾驶认知与交通法规遵守能力评估、执行能力评估、应急处置与人工介入能力评估、综合驾驶能力评估、网联驾驶能力评估这 5 个大的方面。并以 T1~T5 这 5 个等级对自动驾驶汽车能力进行评估。该评估中 T3 与 T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差异分别体现在 T4 具有坡道停车和起步能力,在综合驾驶能力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区域、通过隧道完成超车、停车入库、侧方停车以及可变导向车道、进入待转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