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汽车车灯-黄金赛道,唯专不破(28页)
汽车车灯光源变得更优质、节能,体积更小。在汽车面世的早期,车灯使用的是煤油头灯、乙炔头灯等明火大灯,照明效果差,且需要携带燃料,使用极为不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卤素车灯面世,其照明效果远优于明火大灯,且成本便宜,迅速成为汽车车灯的主要光源。随着车灯光源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氙气灯、LED 等照明效果更好、能耗更低的车灯光源逐渐应用于中高端车型,并开始向中低端车型渗透。2014 年,宝马旗舰电动超跑i8 首个搭载激光大灯,将汽车车灯光源技术又推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驾驶场景氛围营造需要更多车灯。随着同级别汽车产品在内饰质感和车机系统体验上体检趋同,驾驶场景的氛围营造开始成为提升驾乘体验的一大趋势。主机厂通常在车内布置 LED 灯带,并且提供不同的色彩模式,供消费者随时切换适合自己驾驶风格和驾驶场景的灯光效果。豪华车型大多数配置了丰富的迎宾灯,通过投射出迎宾通道以及品牌信息来体现用户的尊贵身份。在氛围营造的需求下,汽车上配置的车灯数量大大提高,且灯带和投射灯的价值远高于普通的车内照明灯。
汽车车灯系统智能化趋势显著。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应对的环境瞬息万变,静态的汽车车灯照明很难全时满足驾驶员的观察需求。在这一背景下,AFS(或 AFLS ,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和 ADB(Adaptive Driving Beam)等技术应运而生。AFS前灯能够根据汽车的加速、刹车和转向等工况调节大灯照射角度,确保照明范围能持续覆盖驾驶员需要观察的区域。ADB 前灯则能够通过摄像头探测汽车前方的车辆和行人,并依据探测结果控制远光灯的分区照射,避免来车驾驶员和行人因被远光灯照射而产生炫目。在未来,国际车灯巨头还计划把全息影像等技术集成到汽车大灯系统,继续拓展汽车车灯的智能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