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体外诊断-流水线POCT四大主线(49页)
什么是体外诊断?体外诊断定义: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按检测原理分类:血液体液(如血常规/尿常规)、临床生化(如肝功能/肾功能)、临床免疫(如心脏标记物/药物检测)、分子诊断(如传染病HPV/无创产检)、微生物(如病原鉴定/药敏);按产品监管分类:第三类(国家局 )、第二类(省局)、第一类(市局);按产品形式分类:试剂、仪器、标准品(质控品);按产品产值比例:包含质控品在内试剂70%、仪器30%;l 临床中~70%的治疗方案制定来源于治疗费用占比2-3%的体外诊断结果支撑。
国内诊断需求快速释放(2016-2018):随着人均可可支配收入增长、医保覆盖度增加、医疗消费理念成熟等趋势,国内人均IVD消费由2016年5美元增长至2018年7.1美元,两年增长42%;短期目标对比全球人均消费9.1美元,仍有30%空间;长期目标对比欧美日人均消费30-62.8美元,将有3.2-7.8倍的增长空间;国内诊断产品单价基本稳定(1999-2015):除了分子诊断领域下降52%,生化、免疫类诊断项目成本保持稳定;其中,在生化、免疫领域内的国产替代起到了重要作用,国产厂商技术升级后的产品与进口品牌缩小代差,医院逐渐普遍采用国内供应商降低科室成本;内在价值具有极高医疗经济性价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的数据显示,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提供精准的诊断和筛查服务,其中每投入1元,可节省下后续治疗费用8.5元,以及抢救费用100元的医疗支出。
公立医院检查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国内1.2万家公立医院医疗总收入2.2万亿,其中检查收入2806亿,2010-2017年维持>10%增速(注:检查收入含检验、病理、影像等;公立医院占各类医疗机构收入的59.4%,是医疗和体外诊断服务的核心主体)。体外诊断服务市场规模2200亿:草根调研数据,假设检验收入在医院业务中营收占比10-12%,按低值10%保守测算2017年体外诊断服务市场规模2200亿元;根据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效果评估》报告数据,2018年医学检验服务市场规模~2800亿元;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考虑不同等级医院数量、平均年检查收入、检验收入占检查收入常规比例进行测算,从医院结构看,三级、二级、一级(及未定级)医院的检验收入比例为5:4:1;对应供给端体外诊断产品市场规模770亿:参照美国检验科成本及草根调研数据,假设检验科营收中试剂、仪器成本占比35%,测算体外诊断产品市场~770亿元。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分会数据显示,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2017年为7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