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战火早已熊熊燃烧(38页)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样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低延时、低成本、广覆盖、宽带化等优点。
高轨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在于频率协调简单,运行寿命更长,前期建设成本较低。高轨卫星单星覆盖面积较广,但存在两极覆盖盲区,在实现全球覆盖方面存在现实障碍,同时在特定地形与特定场景通信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高轨卫星所需要的地面终端较为简单,技术能力已经发展成熟,能够实现高集成化,但空间链路损耗较高,通信成本较高。
低轨卫星星座更适合构建大规模卫星组网,是卫星互联网的必然选择。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在于传输时延短、稳定性好、链路损耗小、应用场景丰富,多星组网可实现全球覆盖。高轨卫星的特点在于卫星数量较少,但单颗卫星的覆盖面积较广,单颗卫星发生损坏即有可能影响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而低轨通信卫星数量众多,呈现网状化结构,即使个别卫星出现问题,整个网络也仍然可以继续提供可靠的、连续的通信服务,符合卫星互联网发展趋势。近年来,低轨卫星发射数量占比显著提升,2017 年和 2018 年全球卫星发射数量分别为 351 颗和 371 颗,其中 LEO 卫星占比均超过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