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28页)
产业应用方面。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化步伐加快,相关产业规模也迅速壮大,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已达 14000 家,从业人员超过 50 万人,形成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豫湘、川陕渝五大产业区域;自主北斗芯片跨入 28 纳米工艺,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已达 5.4 万件,跃居全球第一。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领域,全国已有 620 多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 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 个中心城市约 8 万辆公交车,3200 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系统。同时,北斗高精度产品目前已出口至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和产品质量赢得了良好声誉。(数据来源:《2018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为实现北斗快速、高精度定位,当前主要采用网络辅助信息+差分 BDS 等技术手段,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基站提供的网络辅助定位信息,可以实现北斗快速定位。差分 BDS 系统由参考站、数据中心、数据链和用户设备等部分组成。参考站、数据中心和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都依靠数据链,差分 BDS 系统的连续性、可靠性也取决于数据链是否畅通、可靠、有效和安全,是否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误码率的数据传输能力。因此,数据链在差分 BDS 系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A-BDS(Assisted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即辅助北斗定位技术,它可以提高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性能。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基站 A-BDS 可以快速地定位,用于支持北斗功能的手机上。在卫星定位信号传播条件较差的环境中,例如在一座城市,卫星定位信号可能会被许多不规则的建筑物、墙壁或树木削弱。在这样的条件下,A-BDS 系统可以通过运营商基站信息来进行快速定位。A-BDS 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在卫星信号接收效果较好的位置上设置若干参考卫星定位接收机,并利用 A-BDS 服务器通过与终端的交互获得终端的粗位置,然后通过移动网络将该终端需要的星历和时钟等辅助数据发送给终端,由终端进行 BDS 定位测量。测量结束后,终端可自行计算位置结果或者将测量结果发回到 A-BDS 服务器,服务器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发回给终端。A-BDS 定位方案如图 3 所示,与独立的 BDS 技术相比,A-BDS 技术具有定位时间短、耗电量低、灵敏度高等显著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