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农险深度解析-后车险时代(41页)

由于车险承保标的的特殊性,车险业务的发展与汽车销量紧密相关。2017 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和我国居民部门负债率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均有所下降,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汽车消费,导致我国新车销量增速持续放缓,2018 年增速由正转负。同时,在摇号上牌、限行等政策要求下,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接近饱和,已基本达到动态平衡。2019 年,受到国五国六标准切换提前透支销量和消费者观望情绪的影响,全年新车销量持续低迷,且降幅由 2018 年的-4.75%进一步扩大至-9.40%。 2001 年,受加入 WTO 以及国际车险费率改革影响,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2001 年 10 月,保监会在广东地区率先进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改革试点工作,允许保险公司自主制定车险费率。2003 年,全国范围内废除统一车险条款费率,车险条款及费率由各保险公司厘定。此阶段改革欲通过激活产险公司内在发展潜能,整顿车险市场乱象,但受制于经营观念的老化以及配套监管机制的缺失,车险市场陷入过度依靠价格战和渠道返佣的非理性竞争格局,改革效果不达预期。 在保险行业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同时,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也将对车险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已经逐渐进入商用阶段。我们判断,在无人驾驶技术广泛应用后,由于汽车驾驶安全性大幅提升,事故发生率会显著降低,车险保费空间可能进一步压缩,这要求险企在保费收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同时,在无人驾驶技术普及后,部分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将由驾驶员转变为汽车生产商,未来车险费用可能会包含进汽车价格中,车险将成为一种责任保险,需求方变为汽车生产商。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打通产业链,汽车生产商甚至会依靠在技术和定损方面的优势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这对传统车险业务构成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