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减水剂行业报告(16页)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加入的物质,占水泥质量不超过 5%,能够大幅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属于建筑材料与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前沿交叉领域,技术含量较高,是实现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材料,已成为现代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水之外不可或缺的第五组分。
混凝土外加剂分为木质素减水剂、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和功能性材料。木质素减水剂,其减水率一般为 8%-13%,成本低廉,造纸工业废液是其原料来源。木质素减水剂较为环保,但由于原料来源不稳定,性能波动较大,应用范围较小。高效减水剂,主要包括萘系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和密胺系减水剂等,减水率一般为 14%-24%。高效减水剂合成主要以煤化工或石油化工的副产品为原材料,提高了其附加值。高效减水剂技术上较为成熟,成本较低,主要应用于中低强度的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即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低掺量、高减水等优点,其减水率高于 2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保持能力,能够配制出高强、超高强、高耐久性和超流态混凝土。聚羧酸系减水剂合成过程基本无排放,属于环境友好型减水剂。功能性材料,包括改善耐久性的混凝土外加剂,如防腐剂、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等;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如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以及抗裂防渗外加剂,如膨胀剂、减缩剂等。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处于行业中游,上游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下游为商品混凝土行业、建筑施工行业等,上下游的集中度及体量都较高、而减水剂行业本身产能较分散。最上游的环氧乙烷、丙烯酸等产能高度集中于大型国企,如中石油、中石化等;而减水剂的直接材料聚醚大单体等产能主要集中于国内 20 家生产企业。另一方面,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下游主要是地产施工和基建项目,话语权较大。而减水剂行业本身,多数企业为复配型,资产投入及进入壁垒低,一般不具备聚合能力,它们外购原材料进行复配,分散于全国各地,大概有2000 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