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火锅-实地走访疫情下火锅业(18页)
2020 年初新冠疫情使零售、餐饮等服务企业暂停营业,虽然当前我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多数企业已经复工复产,但境外输入病例不断攀升且仍偶有聚集性病例新增,居民外出减少对餐饮行业生存形成较大考验。在此期间,餐饮业由于停业和客流量下降等因素,营业收入产生了断崖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 3 月 16 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 年 1-3 月份,全国餐饮收入 6026.3 亿元,同比下降 43.4%。
门店扩张增加成本负担。根据美团点评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 2019》,火锅业成为餐饮行业中最大的细分品类, 2018 年火锅消费占据全品类 20.3%,而据中国饭店业协会数据,其租金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却为所有细分品类中最高的,为 12.01%。由于火锅易于标准化,随扩张门店数量逐年上升,疫情造成的收入下降与持续支出的租金成本矛盾较正常营业状态下更为突出。
堂食客流量恢复尚需时间。根据各地疫情控制情况多数火锅企业 3 月起陆续复工,众多火锅连锁企业,如海底捞、呷哺呷哺、小龙坎除湖北省部分城市都已经恢复营业状态。从仅限外卖到恢复堂食,企业的收支矛盾在逐渐缓和。然而疫情使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下降,部分居民更倾向于自制食品,减少聚集削弱了火锅的社交功能,在当前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下,虽然已经复工复产,但堂食恢复情况仍不理想,中小企业收入可能无法弥补成本支出,因此预计火锅业整体在短时间内仍无法恢复至原有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