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充电桩-总有基建正年轻(37页)
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大了对充电桩的需求。据中汽协数据,截至2019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 381 万辆,同比增长 46%。截止 2019年 12 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 121.9 万台,同比增长 50.8%;但车桩比仅 3.5:1。而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到 2020 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预计超过 500 万辆,2015-2020 年需要新建公共和私人充电桩 480 万个,计划 2020 年全国车桩比基本实现 1:1。目前离这一目标还相去甚远,充电桩市场有很大提升空间。
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实现加速增长。4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具体涵盖 5G 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充电桩建设不仅仅是要补齐新能源车辆上发展中的短板,更为重要的是,充电桩还是信息桩、数据桩、网联桩,能够推进出行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实现数字化转型。
投资回收期长。充电桩的投资回收期与充电桩的使用率关系密切。从单桩的盈利能力来看,以 60kW 的直流快充桩为例,假设单桩设备成本为 6 万元,不考虑运维、土地、建设等其他成本。根据各地的充电服务费指导价,假设充电服务费为 0.6 元/kW,则如果单桩利用率为 5%,即每天使用 1.2 小时,投资回收期需要 3.8 年。如果利用率提升到 30%,则投资回收期只需要 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