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香港旅游零售-充分竞争下高盈利(25页)
国际自贸港主要侧重免关税、贸易及金融自由化。全球来看,自由贸易区(自贸区)最早始于 1547 年意大利里南那港,从事转口贸易,目前扩展至世界各地,一般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在货物监管、外汇管理和企业设立等领域,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政策的特定区域,包括自由港、自由经济区、对外贸易区等多种类型。目前全世界有 130 多个自由贸易港和 2000 多个与自由贸易港的内涵和功能相似的自由经济区域。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釜山等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贸易港(区)。
国际自贸港下,零售购物征税仍差异较大,并非必然免三税。具体到旅游零售购物层面,虽然上述自贸港其区域内也存在一些免税店,但各自贸港内部对个人商品流动的规定不一。以全球最知名的三大自贸港新加坡、迪拜、香港为例,如下表所示,新加坡仅机场免税(关税+增值税或消费税等),市内仅针对外国游客(不含持工作绿卡的人群)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退消费税;迪拜亦是机场免税(关税+增值税或消费税等),市内针对外国游客有条件退税;但香港则不仅机场免税,市内对除烟酒以外的多数产品包括香化、精品等均免三税,因此其免税店实质税收优惠力度也有较大差异,并非自贸港均可对个人购物全免税,不可一概而论。
香港概述:自贸港+三税全免的购物天堂。自 1841 年香港“进出口货品均不必课税”至今,香港作为国际知名的自由港发展已近 180 年,从单一的转口贸易港逐步成长为集全球贸易、金融中心为一体的全要素自由港。其中,在旅游零售方面,与其他国际自贸港不同,香港对旅游零售购物的免税程度极高,通关便捷,加之背靠大陆市场的庞大客源支撑以及特殊的体制,使其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免税购物天堂。整体来看,香港零售市场具有突出的旅游零售特征,对分析无牌照限制下的免税商运营及盈利情况具有良好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