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快递-加盟制如何破局?(24页)
当下如何审视?加盟/直营是组织成本和服务溢价的抉择,前者对应组织成本最小化,后者意味服务溢价最大化。伴随组织成本和服务溢价的变化,“最优”商业模型在加盟和直营之间动态演绎。资源社会化意味着寻求边际成本定价的外部资源,而内部资源往往基于平均成本定价;对制度成本的套利广泛存在,我们认为是“国际惯例”。加盟制的中国特色在于,通过交易链接经济的合规与非合规部门,并借助个体的社会网络(私域流量)低成本获客与柔性定价;加盟体内部则形成监督和执行成本都很低的“熟人社会”。加盟体与总部基于面单货币化与证券化,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
组织成本与服务溢价的抉择。直营(自营)即快递企业总部以自有品牌完成快递服务;加盟(特许加盟)即总部将品牌授权给加盟商完成快递服务的部分环节(收派为主)。市场的广泛认知是“顺丰、德邦和中国邮政(未上市)属于直营模式,通达系属于加盟模式”。实际上,顺丰伙伴计划、德邦事业合伙人和邮政劳务外包都借鉴了加盟制的经验,以此强化成本控制和人员激励。
中国特色与生态系统。一个简化的快递流程为:揽件=>支线运输=>分拨=>干线运输=>分拨=>支线运输=>派送。即快递服务在物理空间上为链状结构,而酒店/零售等连锁业态则呈现点状结构。即使局部市场,庞大的网络才能满足客户点发全国的需求。因此,除了有限的区域内业务,跨区快递服务依赖于总部和若干加盟商协作(类似于铁路跨局列车)。以面单为核心,加盟制低成本解决了外源融资、柔性定价、内部管理等诸多难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加盟制快递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