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污水资源化专题-新水源,新机遇(66页)
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处于中度缺水边缘。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名第99位,为世界上人均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之一。2019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051m3/人,处于中度缺水的边缘。
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各区域水资源量差异悬殊,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2019-2025年中国水资源利用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其中西北、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严重。2017年底西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1127.20亿立方米,占同期我国水资源总量的38.69%;华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558.50亿立方米,资源占比为15.85%;华东地区水资源总量为5043.40亿立方米,水资源占比为17.54%。
华北地下水超采——华北地下水资源衰减明显。据《中国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不同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变化情况的计算,全国77个水资源二级区2001至2016年系列相较于1956至1979年系列,全国不同区域地下水资源数量演变趋势差别较为明显。北方地区的西北诸河区、松花江区、淮河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有所增长;淮河区、海河区、黄河区、辽河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有所减少;南方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总体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淮河区、海河区、黄河区、辽河区等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高、供水比例大的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衰减趋势明显,尤其是海河流域(包括海河南系和海河北系)衰减幅度大,地下水资源量减少了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