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资源环境-污水资源化政策落地(24页)

水资源短缺情况严峻,人均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截至 2019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77.7 立方米/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 立方米/人)。从各省(市、区)的分布来看,11 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在重度缺水线以下,2 个位于重度缺水区间,7 个位于中度缺水区间,2 个位于轻度缺水区间。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较为严峻,经济发达省份大都属于缺水区域,呈现区域分布不均的形势。 水质逐年改善,污染治理问题仍不可忽视。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 年,全国地表水 I-III 类水质断面占比为 74.9%,相较于 2018 年提升 3.9 个百分点,劣 V 类水质断面占比为 3.4%,相较于 2018 年下降 3.3 个百分点;全国七大流域中 I-III类水质断面占比为 79.1%,相较于 2018 年提升 4.8 个百分点,劣 V 类水质断面占比为 3.0%,相较于 2018 年下降 3.9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地表水、流域水体水质逐年改善,污水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 V 类和劣 V 类水质占比不可忽视,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 再生水利用率较低,发展空间大。根据住建部《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9 年我国再生水利用量为 126.17 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为 19.21%,再生水生产能力为 5025.2 万立方米/日,产能利用率为 68.79%。从区域来看,北京、山东、广东、内蒙古、云南、河北六个省(市、区)再生水利用率超过 30%,13 个省(市、区)再生水利用率低于 10%。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 2020 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 20%以上,京津冀区域达到 30%以上。截至 2019 年,20 个缺水省(市、区)中仍有 12 个未达到目标利用率,未达标率达 60%。而与本次《指导意见》目标相比,20 个缺水省(市、区)仅有北京、内蒙古、山东、广东达到目标利用率要求,达标率仅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