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环保工程及服务-低碳中国,能源先行(22页)

碳中和目标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预计 2050 年从业人数过千万。2060 年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后,居民将会拥有更良好的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出行方式将会由乘坐传统的由化石能源提供动力的交通工具为主转变为乘坐由新能源提供动力的交通工具为主。同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大量的落后碳密集型产业将被淘汰,重污染企业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从事相关行业的个人会面临失业的风险,但是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能源转型委员会和落基山研究所预测,截至 2050 年,中国从事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人数将会超过 1000 万人。 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截至 2020 年,全球共有 54 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其中有一些国家是因为经济衰退实现碳达峰,这部分国家主要集中在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计划经济国家。也有一些是因为严格的气候、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实现了碳达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德国和俄罗斯于 1990 年实现碳达峰,英国于 1991 年实现碳达峰,美国和加拿大于 2007 年实现碳达峰,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分别于 2013 年和2015 年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时,美国的总排放量为 66.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位居第一,俄罗斯和巴西分别以 39.3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和 34.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分列二三位。尽管英法德均为发达国家,但因国家体量因素,总排放量并不高。 85 国通过立法、提交协定等方式提出碳中和承诺,其余 57 国口头承诺。由于距《巴黎协定》签署仅仅过去五年,世界上仅有不丹一国实现了碳中和。但根据《何谓“碳中和”?What is carbon neutrality?》统计,截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已有 85 个国家提出了中和目标承诺,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等在内的 29 个国家或地区以纳入国家法律、提交协定或政策宣示的方式正式提出了碳中和及气候中和的相关承诺,其余 57 国目前仅以口头承诺等方式提出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