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碳中和-投资框架产业映射及垃圾焚烧(41页)
国家战略层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部门积极出台行动方案。2020 年 10 月 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写入发展规划,提出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释放出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长期政策信号。生态环境部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方,提出达峰行动有关工作将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并研究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生态环境部联合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央行等各级部门积极部署贯彻落实“3060”目标。2021 年 2 月 22 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六大方面做出全面部署,这是实现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提升,2019 年达 98.26 亿吨占比 28.76%。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占比快速提升。2005 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近年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至 2019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 98.26 亿吨,占世界二氧化碳总排放总量的 28.76%。
2017 年中国 70.54%碳排放来自燃煤,电力、冶金、采矿、交通碳排放合计占比达82.61%。碳排放从能源供应的角度来看,中国碳排放主要来自煤炭燃烧,2017 年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70.54%、18.59%、3.91%。从分行业排放来看,电力、冶金、采矿及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占据主力,占比分别为 44.37%、17.96%、12.53%、7.75%。电力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燃煤,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行业清洁能源替代需求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