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碳中和-碳中和下危废“新主线”(20页)

危废资源化为近年来新兴的技术路线,产物主要为富集金属产品。危废处置分为无害化和资源化两条路线:无害化处置主要手段有固化、焚烧和填埋等,以及水泥窑协同处置;资源化利用则是提取危废中的金属资源进行再利用及有机溶剂和油脂的回收等。以浙富控股的技术路线为例,前端危废工厂采用高温熔融技术,解决工业污泥、焚烧残渣、飞灰、废盐等市场痛点,单体规模大,规模效应显著。后端资源化工厂多金属深度回收,而后输出大宗商品获取稳定收入。在我国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深度资源化在市场化竞争+强技术壁垒的行业特征下,可提升金属的再生利用效率,与碳中和思路高度协同。 危废资源化利用符合碳中和思路,提纯出的金属材料可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危废资源化的主要产物为金属等大宗商品,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可为企业节省成本。以浙富控股为例,2020年公司产铜62000吨、锌10000吨、铅7000吨等,由此可见危废资源化对资源品的产出能力。伴随我国禁运洋垃圾以及推进碳中和,危废资源化后产品势必将进入再利用体系,成为对资源品供给的补充之一。 具备上下游的ToB商业模式使得公司一部分盈利来自中间差价,利润稳定性较好。危废处理收入主要系销售金属等大宗商品与收购危废原材料之间的利差,且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75%以上,由于前段收废与后端产品价格基本保持同向波动,因此尽管各公司吨危废处理收入差异较大,但吨危废处理量净利润相对稳定,为1000-3000元/吨左右。稳定的盈利能力为企业打造“模组式”产能扩张的可能,印证了近年来危废资源化的产业布局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