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养老金三支柱-商业养老未来是星辰大海(38页)

人口老龄化驱动全球主要国家建立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截至 2019 年底,世界人口中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9.10%,较 1960 年底的 4.97%提升了 4.13pcts。1960-2019年,高收入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比提升 9.69pcts 至 18.26%。各国以延迟退休、养老金等方式应对人口老龄化。世界银行 1994 年出版的《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首次提出涵盖公共养老金计划(第一支柱)、职业养老保险计划(第二支柱)和个人储蓄计划(第三支柱)的三支柱概念。2005 年世行提出提供最低水平保障的非缴费型零支柱、家庭成员之间或代际之间非正规保障形式的第四支柱,将三支柱扩展为五支柱。从养老基金的运行现状来看,当前各国主要采用三支柱模式,政府、雇主、个人共同负担养老压力。 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已建立。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第一支柱的资金补充。第二支柱为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专门为职工建立的附加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商业养老金,以个人名义自愿参与的养老金。形式可为保险、基金、信托、理财等,目前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截至 2020 年底只有税延商业养老金被纳入统计口径。2018 年 5 月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标志我国第三支柱养老正式开启;2021 年 3 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是我国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的又一实践探索;二者分别以税收优惠和灵活投保的方式刺激商业养老需求。 保障程度低,第一支柱独大。从三支柱整体规模及结构数据来看,截至 2019 年底,中国养老金结存金额 8.89 万亿元,仅占 GDP 的 9.0%;占比远低于发达市场水平。截至同期,中国一、二、三支柱养老金占比各约 70.7%、29.2%、0.0%;第一支柱独大,第二支柱占比偏低,第三支柱几乎缺位。截至 2019 年底,美国养老金结存金额 35.37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65.0%;按 2019 年 12 月 31 日汇率折算为 246.3 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养老金规模的 27.7 倍;美国第一、二、三支柱占比各为 8.2%、54.1%、37.7%。对标美国,中国养老金资产存量低、占 GDP 比率低,与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多年的发达国家差距显著,第二、三支柱,尤其是第三支柱存在明显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