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医药-口腔医疗隐形正畸方兴未艾(35页)
错颌畸形种类多,国内复杂类型比例高。口腔正畸是指借助于外力手段对牙齿进行矫治的过程,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始于 19 世纪末,Edward H. Angel 医生正式将口腔正畸学发展为口腔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在 1899 年提出的错颌畸形分类法(“安氏分类法”)已被沿用一个多世纪,也是国际上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根据“安氏分类法”可将错颌畸形分为中性错颌(第一类)、远中错颌(第二类)、近中错颌(第三类),其中远中错颌(第二类)和近中错颌(第三类)被视为复杂型错颌病例。由于面型的差异,中国复杂型错颌畸形患病率较美国高,根据灼识咨询,2019 年中国复杂性错颌畸形患病率约为 49.0%,而美国患病率约为 23.0%。根据人口基数测算,中国居民的复杂型错颌病例约为 6.86 亿,因此对治疗技术与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口腔正畸历史悠久,“铁齿钢牙”难改固有局限。传统口腔正畸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现代口腔正畸学之父 Angle 医生于 1928 年发明了方丝弓矫治器,逐渐确立起以金属托槽矫正为核心的治疗体系。国内正畸治疗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多元化需求的增长,正畸技术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革,根据方法学的不同,传统正畸技术可以分为金属托槽矫治(含自锁和非自锁)、舌侧矫治、陶瓷托槽矫治(含自锁和非自锁)。
中国口腔正畸市场快速增长,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中国正畸市场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根据灼识咨询,中国正畸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34 亿美元快速增长至 2019 年的 73 亿美元(按照零售销售收入口径),年复合增长率为 20.7%。尽管市场增长迅速,但是与口腔正畸行业发展成熟的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正畸市场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美国的正畸市场从 2015 年的 156 亿美元增至 2019 年的 21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6%,而欧洲的正畸市场从 2015 年的 85 亿美元增至 2019 年的 11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3%,市场规模较大但整体增长趋于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