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共享出行-技术迭代孕育共享出行红利(26页)

出行供需+互联网技术孕育共享出行,快的与滴滴相继入局。共享出行的实现是将出行的供需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该业务模式首先被应用于传统的汽车租赁公司。2010 年 5 月,易到用车成立,是全球最早的网约车平台之一。2012 年,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相继成立。随着各路资本相继入局,快的和滴滴打响补贴大战,最终于 2015 年完成合并。此后,网约车平台不断整合,截止 2019 年,滴滴在网约车平台的市场份额达90%,网约车平台形成一强多极的局面。 共享单车行业野蛮生长,政策出台推动行业整合。为解决短途出行问题,同时作为中长途共享出行的补充,共享单车行业营运而生。2015 年,ofo和摩拜先后完成 pre-A 和 A 轮融资,并开始运用低廉的骑行费用和免押金政策抢占市场。与此同时,小鸣单车、CCbike、一步单车、小蓝单车等纷纷入局,行业出现野蛮生长态势。2017 年 8 月,交通运输部等 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共享单车行业进行自我调整与整合,行业进入洗牌阶段,最终形成美团、哈罗、滴滴三个全国性共享单车巨头,以及数个地方性共享单车品牌共同竞争的新格局。 资本市场趋于理性,政策加码带来新机遇。自 2017 年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共享出行投融资事件与金额逐年下降,资本市场热度冷却,行业内部开始整合。2020 年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相关政策的推出,共享出行领域逐渐步入成熟期,并迎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