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电气设备-储能全面加速助力碳中和(26页)
新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可调节力度小。电作为即发即用能源,新能源发电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均存在间歇性发电特性。风电出力随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而变化,且存在季节性特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出力不同;光伏出力受天气影响,在日内也存在明显变化,同时气温的波动对光伏出力也有影响,一般春季和冬季的白天中午时分出力最大。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强,不可预测性强。当新能源大量并入电网时,会增加电网的波动,当新能源实现高比例接入时,电网安全性或将受到冲击。
短期来看,整体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较低,总体冲击较小。从当前发电量数据来看,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2021 年 Q1 全国风电发电量 172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3%;光伏发电量 68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0.3%。风电、光伏累计发电量 241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4.0%,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 12.7%,同比提升 1.9 个百分点。当前占比较小,对电网整体冲击不大。
但部分地区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渗透率已超过 20%,区域性新能源波动可能会对当地电网造成冲击。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9 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2019 年,全国 9 省(区)占比超过 15%,其中宁夏、西藏、黑龙江、青海和吉林超过 18%。从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的数据来看,截止 2021 年 3 月底,甘肃、吉林、黑龙江、青海和内蒙古的风电发电量占比均已突破 15%;青海、西藏光伏发电量占比突破 20%。部分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渗透率较高,后续若继续发展,对电网或有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