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智能座舱变革已至-趋势格局机遇(38页)
智能座舱或将成为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最先迎来快速发展的方向之一。1. 从需求端看,智能座舱从消费者应用场景出发,是驾驶员及乘客最容易感知的智能化体验,近些年来逐渐成为营销卖点之一;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逐渐分流到车端认可度的增加,其对智能座舱的支付意愿也得到快速提升。2. 从供给端看,智能座舱由于技术实现上相对智能驾驶难度较低,且不同于智能驾驶有相对严格的法规约束和等级划分,因此对车企来说更容易实现。
汽车座舱的演变:功能从分散到集中,控制从独立到整合。上世纪80年代时期,博世即联合英特尔开发CAN总线系统,用于车内ECU的数据通信;到90年代初,车载嵌入式电子产品种类逐渐丰富,车载操作系统得到应用;2001年宝马引入中央显示屏,标志着液晶屏正式进入汽车座舱;2018年伟世通在CES上发布智能座舱系统SmartCore,代表主流域控制器方案开始向市场推广;2020年智能座舱方案陆续面市,包括主机厂、供应商及科技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智能座舱领域。
国内芯片厂比如以地平线、芯驰科技、华为等为代表也瞄准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地平线基于征程2打造包括 DMS、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功能在内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搭载长安UNI-T、理想ONE。芯驰科技2020年5月发布X9、V9、G9三款车载芯片产品,分别应用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以及中央网关,最快2021年就将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华为同样于2020年正式发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三大平台:Harmony车机OS软件平台、Harmony车域生态平台以及智能硬件平台,主要以通过“麒麟模组+鸿蒙OS+HiCar”的模式切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