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免税-政策东风起龙头尤可期(66页)

免税行业是旅游行业的一个子行业,指各个国家和地区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向国际旅客或特定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旅游零售服务业务。免税店所销售的免税商品包括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进口商品以及实行退(免)税(增值税、消费税)进入免税店销售的国产商品。 国际上免税市场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免税(Duty Free)和退税(Tax Free)两类,相比免税我国离境退税市场规模目前较小。离境退税是指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退还增值税的政策。与免税购物相比,离境退税政策主要为推动我国特色商品的出口而设定,其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离境的境外人士和港澳台同胞,退还的税种为增值税,且旅客在购买商品时所支付的价格为含税价格,退税需要至退税机构单独办理(目前部分城市开展“即买即退”业务试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截至 2021Q1,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的地区共有 27 个。目前我国离境退税规模相比免税市场规模而言较小,根据海关数据,2018 年北京海关共办理离境退税海关现场核验业务 4552 票,涉及退税商品销售额 1.75 亿元,退税金额仅为 0.19 亿元;2019 年三亚海关监管离境退税 339 票,退税商品金额仅 108.6 万元。 机场和市内免税店是免税商品主要销售渠道,2020 年疫情期间离岛免税表现亮眼。根据 Generation Research 统计数据,2019 年在全球免税零售渠道中,机场渠道销售规模占比达到 50.9%,其次是市内和离岛渠道,占比为 43.6%。我国免税渠道主要以机场免税和离岛免税为主,根据中国报告网数据,2018 年我国免税行业销售额达到 395 亿元,其中,机场、口岸与机上免税销售规模为 294 亿元,占比 74.4%,离岛免税销售规模达为 101 亿元,占比 25.6%,市内免税占比不足 1%。考虑到 2020 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多数机场免税店闭店,而离岛免税受益于消费回流+国家政策支持,成为国内主要免税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