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工业-N时代高效电池兵家必争(23页)
光伏迈向平价、低价时代,高转换效率和低成本仍是追求方向。光伏发展的十余年来,随着效率提升及成本降低,系统成本已经累计下降 90%以上。系统成本的降低带来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已经低于部分海外国家和地区发电侧平价上网阈值,新兴市场快速打开,成熟市场重回高增长。光伏转换效率持续提升,行业技术仍处于快速革新状态,行业竞争格局逐渐从规模竞争向优势技术和规模效应相结合转变。我们预计,十四五将迎来光伏黄金发展期,度电成本竞争力持续提升,也将带领新能源从平价时代加速向低价时代过渡。
光伏学习曲线区域陡峭,技术进步加速成本下降。光伏累计装机量每增加 1 倍,组件价格下降 23.5%,且在 2010 年后斜率更加陡峭。预计 2025 年组件价格达到 1.1 元/W,对应的成本约为 1 元/W。根据 CPIA 预测,到 2025 年国内组件成本降至 0.97 元/W,与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预测的区间相符。新增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依托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同时度电成本竞争力持续提升又反哺新增装机。
价格红海化时代来临,规模化降本转向效率竞争。高效组件和电池产能扩张带来价格的快速下行,单、多晶组件从 2012 年的 0.830$/W 和 0.780$/W 到 2019 年底的 0.245$/W 和0.212$/W。其中硅料、硅片成本相对稳定,2019 年以来电池非硅成本快速下降。随着高效技术进一步成熟,新进入者切入光伏行业后发优势明显,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过快带来的产能过剩严重、竞争加剧,制造企业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是关键。效率提升对成本下降具有杠杆效应,按照 0.85 元/W的电池价格,系统成本 3.6元/W 的情况下,电池成本占比 23.6%;在电池效率提升的背景下,相当于成本 23.6%的电池撬动了其余成本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