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融资租赁信用-禀赋决定竞争格局(32页)

受海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之融资租赁行业监管政策出台,租赁行业整体发展速度缓慢。截止 2020 年 12 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约为 12,156 家,较上年仅增加了 26 家。其中金融租赁企业 71 家,全年仅有中银租赁一家企业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取得营业牌照;天津、上海、广东,继续开展内资企业融资租赁业务试点审批,内资租赁较上年增加 11 家至 414 家;外资租赁 11,671 家,较上年底增加 14 家,主要集中在天津、广东、上海、山东和浙江等地。

业务总量层面,近年来全国融资租赁业务合同余额增长率持续下降,2020 年业务规模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 65,040 亿元人民币,比 2019 年底的 66,540 亿元减少约 1,500 亿元,比上年下降 2.3%。不同类型的租赁公司业务开展情况差异较大,金融租赁企业由于受到国内监管的严格要求,整体业务水平较高,绝大多数处于正常经营范畴;内资租赁企业大多为各地区试点企业,经营情况尚可;外资租赁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大部分为空壳企业或处于失联状态,其中不乏注册资本排名较为靠前的企业。

全球航空运输行业处于低谷,飞机租赁公司资产频现风险。受疫情影响,全球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受到较大负面冲击,再加上本身经营不善等原因,多家抗风险能力较低的航空公司债券出现大规模违约,截止 2021 年 7 月,航空行业共计 5 家公司的 18 只债券出现实质性违约,分别是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违约金额共计 200.6 亿元。受此影响飞机租赁公司面临的租金延付、违约以及承租人破产风险增加。其中,海航集团旗下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债券均出现本息展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