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转基因-全球生物育种进程(24页)
全球农业育种历经原始育种、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三个时代的更替跨越。从新时期时代直到20世纪初期,由于缺乏育种理论与方法,原始育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根据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选择基因自然变异的作物,经长期人工驯化获得性状改良的品种。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孟德尔和摩尔根先后提出“遗传学三大定律”——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为杂交育种技术奠定下理论基础,自此全球育种步入传统杂交阶段,高产、耐肥、抗倒伏等一系列杂交品种得到培育与应用。到1990年代,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育种向着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更为高效精准的“分子育种”时代迈进,发展至今,转基因已成为国际上主流育种方式之一。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除了转入新的外源基因外,还可以对生物体基因加工、敲除、屏蔽等以改变其遗传特性,获得人们希望得到的性状。这一技术的主要过程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遗传转化体的筛选、遗传稳定性分析和回交转育等。
现有的转基因农作物可分为4类:一是Bt农作物,可抵御害虫的侵害,减少杀虫剂使用量;二是抗除草剂农作物;三是抗病毒农作物;四是营养增强型农作物,其特定营养组份和维生素含量更高。转基因技术具有加快育种进程、突破种间生殖隔离、有目的改造品种、减少环境污染等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