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电发展回顾与展望-四代核电潜力无限(18页)
经济性与安全性是推动核电发展的核心目标。核电站的开发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70 年代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上世纪 90 年代,为解决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满足两份文件之一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21 世纪初,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会议提出将钠冷快堆、铅冷快堆、气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堆、超高温气冷堆、熔盐堆 6 种堆型确认为第四代核电站重点研发对象。四代核电技术强化了防止核扩散等方面的要求,目前相关产业链雏形基本形成,预计将于 2030 年开启商业化进程。
四代核电有望带领核电产业迈入新纪元。当前我国核电发展呈现三代核电站正在取代二代+机组成为新建主力机型,四代核电技术研发齐头并进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在“863”、“973”、核能开发、重大专项计划以及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合作框架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堆、铅冷快堆和熔盐堆五种堆型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与国际水平基本同步。其中,我国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研发进度居于世界前列。高温气冷堆利用其高温特性,在工艺供热、核能制氢、高效发电等工业领域拓展核能的应用前景;快堆则是当今唯一可实现燃料增殖的关键堆型,将明显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并能够利用嬗变以实现废物最小化。
我国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后来居上,现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并且拥有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2006 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经过持续研发实践,预期将在今年年底建成200MWe 山东石岛湾示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