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磷酸铁-LFP需求激增推动产业景气度(34页)

正极材料决定锂电性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是核心考量。为了满足锂电池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正极材料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为电池充放电提供锂源;2)提供更高的电极电位保障输出电压高;3)电压平台稳定保障输出电位平稳;4)正极材料电化当量小,保障高能量密度;5)锂离子在材料中扩散系数高,保障高功率密度;6)可逆性好保障电池循环性能;7)较高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8)化学稳定性好、资源丰富、制备成本低。根据不同的技术路线,常见正极材料可以分为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酸锂(NCA)等。电池能量密度与比容量、正极质量、电压成正比,与总质量成反比。其中,磷酸铁锂循环型和安全性好,但能量密度也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储能、商用车和部分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2019 年以来 LFP 正极市占率有所回升,目前国内外车厂都在磷酸铁锂技术领域纷纷布局。不同三元材料的镍含量不同,但平均能量密度要高于 LFP 和 LCO正极,行业初期 LFP 和 LCO 依靠成本低廉和技术成熟成为主要的锂电正极材料,2015 年开始伴随长续航的乘用车占比增多和补贴政策对长续航的优惠,长续航的 NCM 占比持续提升。国内 NCM 占比从 2014 年的 30%上升至 2018 年近 50%。2019 年年中以来,伴随新能源汽车补贴持续退坡,以及动力电池新技术的加持,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持续提升,成本优势逐渐显现,装车量逐渐提升,这一迹象在 2020 年也愈加明显。2020 年 NCM 出货量占比略有下降,LFP 占比从 22%提升至 25%,一方面是随着补贴下降车企降本压力增大,下游车企推出多款铁锂电池爆款车型,另一方面安全意识提升、刀片电池技术提升,再加上电动车和储能等小动力市场需求和出口增加,带动 LFP 市场回暖。2021年 7 月,特斯拉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将在电池构成上进行转变,使用 2/3 的磷酸铁电池和 1/3 的镍电池。同时,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全球范围内的标准续航版 Model 3 和 Model Y 也都将改用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国内外车厂都在磷酸铁锂技术领域纷纷布局。 海外补贴政策边际向好,龙头车企发力电动化规划。从全球范围看,由于欧洲碳排放法规趋严、多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边际向好、传统车企陆续公布电动化大战略以及特斯拉产业链进度超预期,整体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增速。传统车企紧跟特斯拉脚步,宝马、大众、戴姆勒纷纷发布电动化战略,车型储备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