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储能-电价政策引燃工商业储能市场(23页)

储能是完成电力系统转型的三大基石之一。在电力系统中,储能发挥了三大价值:功率价值、容量价值和能量价值。在调频方面,发电有功功率高于负荷功率会导致频率上升,带来电网扰动,进而需要发电单元提供短时的功率支撑,储能可以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储能的容量价值在于可以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容量可信度。由于电气化和电力低碳化的发展趋势,高碳的火电发展受到抑制,新能源发电将会增加,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会给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带来巨大压力,而储能可以有效缓解这种压力,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此外,储能通过能量存储和峰谷移时,充分发挥了能量价值。因此发展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必然选择。 电化学储能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产业链配套更加成熟,相较于其他储能技术在场景应用、技术、成本、建设周期、转换效率及选址要求上更具优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增长潜力较大。储能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和电磁储能。机械储能以抽水蓄能为主,目前技术成熟,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转换效率约 70%-80%,但对选址环境、地形条件及水文环境要求较高,建设周期长达 3-5 年,响应速度基本在分钟级别的水平;电化学储能主要以锂电池、铅酸电池等为主,其中锂电池储能相对来讲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转换效率可超 90%,产业链配套更加成熟,相较于其他电化学储能在技术、成本上更具优势;而电磁储能则更适用于放电时间短且迅速的功率型储能。 我们判断当前时点出现的三点变化,使得工商业用户安装储能的经济性显著增强:1)完善分时电价机制,设立尖峰电价,拉大峰谷价差。2021 年 7 月 2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明确在保持销售电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目录分时电价机制,更好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将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20%。鼓励工商业电力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高峰时段用电负荷、增加低谷用电量,通过改变用电时段来降低用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