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新材料-锂电铜箔登峰造“极”(34页)

什么是电解铜箔?电解铜箔作为电子制造行业的功能性关键基础原材料,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印制线路板的制作,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锂电铜箔以及标准铜箔。在锂电池的广泛应用成为电解铜箔成长的主要亮点,本文也将重点分析锂电铜箔的供需格局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在锂电池电芯材料中,锂电铜箔的成本占比达到 5%-8%,是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负极活性材料的载体,又是负极电子收集与传导体,主要作用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产生更大的输出电流。由于锂电铜箔具备导电和机械加工性能良好、质地较软、制造技术较成熟、成本优势突出等特点,因而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的首选,且被替代的可能性较低。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电解铜箔可以分为锂电铜箔以及标准铜箔。锂电铜箔主要是指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集流体的铜箔,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规格为 6μm 和 8μm;标准铜箔主要指应用在印刷电路板(PCB)的铜箔,一般比锂电池铜箔更厚,大多在 12-70μm。根据 CCFA 的数据统计,2020年国内电解铜箔产量中,标箔占比 69%,锂电铜箔占比 31%,其中锂电铜箔由于受到下游新能源的高景气度影响,产量占比持续提升。 根据铜箔厚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极薄铜箔(≤6μm)、超薄铜箔(6-12μm)、薄铜箔(12-18μm)、常规铜箔(18-70μm)和厚铜箔(>70μm)。目前国内锂离子电池应用较多集中在极薄铜箔中的 6μm 产品,在提升能量密度以及降低度电成本的驱动下,“极薄化”带动了 4.5μm 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调整直流电的大小以及阴极辊的转速来控制铜箔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