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氢储运:更高的压力,更低的温度(18页)
储氢方式上:压缩气态储氢是国内主流储氢方式,低温液态储氢进入示范运营阶段。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及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是国内常见的四种储氢技术。压缩气态储氢具有成本低、技术成熟等优点,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应用。低温液态储氢在国外应用较多,国内应用仅限航天领域,未大规模进入民用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有机液态和固体材料储氢将是未来的主流。有机液态储氢已无主要技术障碍,但成本较高;固体材料储氢尚在技术提升阶段。目前,固体材料储氢已经在国外分布式发电、风电制氢、规模储氢中得到示范应用。
运氢方式上,高压气态储运氢技术相对成熟,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的储运方式,液氢单车运氢量大,已开始进入示范阶段。气氢通常以 20MPa 钢制氢瓶储存,通过长管拖车运输,单车运氢量 300-400 公斤,适用于短距离、小规模输运,正努力往 50MPa 压力等级提升。液态储氢运输方式主要为液氢槽罐车,单车运氢量可达 7000 公斤,适用于距较远、运输量较大的场合。管道输氢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建设成本较大,灵活性不够,目前我国仅有 100km 管道建设。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预测,2030 年我国氢气管道有望达到 3000km。固态储氢使用货车运输,具有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好、氢气纯度高等优势,技术复杂,尚无规模化使用。
气态运输方式下,不断提升压力等级是技术升级的主要方向。根据《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高压储氢瓶报告(2021)》,目前运输环节以长管拖车为主,20 MPaⅠ型瓶长管运氢车充装量在 350kg 左右,Ⅱ型瓶长管运氢车的充装量在 450kg 以上,目前 30 MPa 长管拖车已经量产,正往 50 MPa 压力等级升级。


